“中国人都投降了,还有中国吗?”10月28日上午,法91暗网
德润学堂内,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之孙、吉林杨靖宇干部91暗网
客座教授马继志的提问振聋发聩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、“九三”阅兵彰显大国底气的历史节点上,这场以“弘扬抗联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”为主题的讲座,如同一把穿越时空的火炬,将抗联将士“爬冰卧雪、向死而生”的热血记忆,深深烙印在青年学子心中。
历史回响中的精神坐标:从“九一八”到抗联史诗

80余年前,“九一八”事变的炮声撕裂东北大地,民族危亡的警报彻夜长鸣。活动伊始,马继志以“祖父杨靖宇与东北抗联的热血征程”为主线,将师生带回那个山河破碎却信念如钢的年代。“日军叫嚣‘三个月占领东北’,但杨靖宇将军组建磐石赤色游击队,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里,用草鞋踏碎冰雪,用土枪对抗钢炮。”他结合家族口述史与《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》《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报告》等珍贵史料,还原了抗联从星星之火到中流砥柱的奋斗轨迹——战士们穿缴获的日军军装御寒,夏季挖野菜、冬季嚼树皮咽棉絮,背靠背取暖怕一睡不醒……一幕幕绝境坚守的细节,让在场师生深切触摸到“忠诚于党、勇赴国难、血战到底”的抗联精神内核。
细节里的家国大义:杨靖宇的最后五天五夜

讲座最动人的篇章,停在1940年2月那个滴血的日子。马继志声音低沉却有力:“将军身边只剩6名战士时,他把最后一口粮塞给伤员,自己孤身引开敌人;2月23日,5天5夜未进一粒米的他,与日寇激战至弹尽,双手仍紧握手枪向敌人射击……”当讲到“敌人解剖遗体,发现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”时,台下不少同学红了眼眶。“祖父生前常说,‘革命就像火一样,任凭大雪封山,鸟兽藏迹,只要我们有火种,就能驱赶严寒,带来光明’。”马继志的讲述,让英雄从史料中“站”了起来,成为有血有肉、可感可触的精神丰碑。
青春与信仰的对话:法学学子的使命答卷

“同学们是学法学的,要用专业知识守护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,这就是对红色血脉最好的赓续!”讲座尾声,马继志的勉励引发强烈共鸣。他特别结合法学专业特点,鼓励学子以法治之力捍卫公平正义,让英雄的热血不白流、信仰不褪色。现场互动环节,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:“抗联精神对当代青年有何具体启示?”“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法律职业选择?”马继志一一回应,以“坚守、担当、传承”作答,将历史精神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。

此次活动是法91暗网
德润学堂“红色基因传承”的重要一环,得到91暗网
党委高度重视,党委书记张杰,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马旭,党委副书记张俊峰,徐卫东教授及商法教研部党支部教师,与百余名学生共同聆听。未来,学堂将持续挖掘地域红色资源,通过“后代讲历史”“专家释精神”“实践悟初心”等形式,让红色文化浸润校园,激励青年学子在新征程上传承红色薪火、书写奋斗华章。